中药煅龙骨功效与作用(中药煅龙骨功效与作用及禁忌)

1、中药煅龙骨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
相信没有人不知道。但是,您真的了解甲骨文吗?甲骨文中的“甲骨”二字又是指什么?这里先讲一个故事。1899年,也就是清光绪二十五年,这年秋天,时任清朝国子监祭酒(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教育机构最高长官)的王懿荣(1845—1900)患了疟疾,感觉身体一会儿发冷打哆嗦,一会儿又浑身发热,头痛难忍,口干渴,只想喝冷水,苦不堪言。他只得蜷缩在被子里养病,并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(一说鹤年堂)中药店买回一副治病的中药。煎药的时候,王懿荣无意中看到一味叫做“龙骨”的药上面隐隐约约刻划着一些符号,身为金石学家的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其中一定有玄奥,可能是一个重大的发现!王懿荣顿时顾不得自己孱弱的病体,立即起身披衣、箭步下床,拿起一片龙骨细细端详研究起来……经过一番初步的探究,王懿荣觉得龙骨上面的刻痕绝非一般随意划刻所致,而是很像古代的文字,但其形状又并非大篆或是小篆,看不出是什么字体。为了做更加深入的研究,他立即派人赶到药店,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,把药店中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了下来。后来,他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收购,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龙骨。在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,王懿荣终于从《周礼·春官》和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中找到了线索,他断定这些符号是早在秦汉之前的上古文字,这味名叫“龙骨”的中药材也并非是什么“龙”的骨头,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!自此,一个崭新的名词——甲骨文便诞生了。

这个揭开甲骨文身世之谜的故事曾刊登于1931年7月出版的《华北日报》上,记载在一个署名“汐翁”的人发表的一篇《龟甲文》里。今天,学术界虽然对甲骨文的身世依然争论不休,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之后,原本六文钱一斤的龙骨却骤然间身价百倍。由此,一味十分普通的中药——龙骨,走入了我们的视野。也得益于这味龙骨做媒,中华文明的一个重大发现和一段被岁月掩埋的历史,慢慢浮出了水面。王懿荣因病得福,被后人尊称为“甲骨文之父”,传为千古佳话。

那么,龙骨究竟为何物?到底有哪些功能?龙骨是指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,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被列为上品。其特点有:性能平和,没有寒热偏性;味甘而具一定的补养之性;质地重镇,归心、肝、肾三经。龙骨使用时有生用、煅用之别。生龙骨的功用主要有二:第一,安神而用于心神不宁的多种病证,如失眠、心悸、癫狂、痴呆等。因龙骨质重而能镇静安神,故诸如躁狂之类的神志不安之证用之有效;同时,因龙骨性味甘平而具有一定的养心安神之功,一些心神失养引起的神志不安病证用之也奏效。第二,平肝而用于肝阳上亢、肝火上炎的病证,如眩晕、头痛、烦躁等。这与龙骨作用于肝,质地重镇而具潜降之能有关,能使上亢的肝阳、上炎的肝火下行而发挥治疗作用。龙骨的这一功用目前非常广泛地用于治疗高血压,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血压伴随有失眠、烦躁的患者,生龙骨十分适合。煅龙骨是指将生龙骨原药材洗净晒干,置于无烟火上煅烧至红透,取下待凉并碾碎入药者。其功效主要就是收敛固涩、敛疮生肌,以外用为主,研粉外敷可治疗湿疹、湿疮、疮疡久溃不收口。煅龙骨因其收敛固涩的作用也可内服使用,以治疗诸如慢性泄泻、出血、出汗、带下等病证。

2、中药煅龙骨功效与作用图片

龙骨本身性质平和,没有寒热偏性,且具收涩之能,能调和阴阳,古人谓其能“疗阴阳乖离之病”,既能固摄人体正气,又能调整“乖离之阴阳”,从而配合方中的其他治疗疟疾的药物发挥协同治疗作用。虽然我们现在并不知道治疗王懿荣疟疾的处方出自于哪位医家之手,但从中却能看出处方者绝非平庸之辈。关于甲骨文的发现,是一个真实的故事。这个故事充分折射出中药与汉字文化的交融性,昭示着中药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。

作者介绍:杨柏灿,上海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药学课程联盟副理事长、全国临床中药学会副主委、上海市药学会常务理事。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,擅长治疗顽固性咳喘、失眠、肝胆疾患、不正常出汗、肥胖、高脂血症、血尿、月经不调等。

莲子,性平,味甘、涩。有益肾固涩,健脾止泻,养心宁神之效,偏于养心健脾。

3、中药煅龙骨功效与作用

芡实,性平,味甘、涩。有固精摄尿,扶脾止泻,固涩止带之效,偏于补肾摄精。

二药合用,则健脾止泻,补肾固精止带力强,适用于脾肾两虚之久泻、白带过多及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。

龙骨,性平,味甘、涩。经过炮制后涩性加重,有很好的收敛固涩之效,对于尿频、自汗、盗汗的情况,就可以用煅龙骨来改善。《别录》中记载它可用来止汗、缩小便、养精血等。

4、中药煅龙骨功效作用与主治

韭菜子,性温,味辛。可补肝及命门,命门之火旺盛,肾气则充足。肾气充足,对膀胱的约束能力就增强,而水液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,也就不存在尿频、夜尿多的现象。

二药合用,可补肾、固精、收涩。对于肾阳不足导致的尿频、夜尿多的人群可谓是一个精简的方子。

芡实,性平,味甘、涩。健脾除湿、收敛止泻,可固肾涩精,用于肾气不足、精关不固所引起的梦遗以及肾虚所导致的夜尿多、小便频数,还可治疗脾虚不运、久泻不止等症。

5、中药煅龙骨的功效与作用点

金樱子,性平,味酸、甘、涩。归肾、膀胱、大肠经。甘涩酸收,具有固精缩尿、涩肠止泻的作用。

二药合用,相得益彰,益肾固精、补脾止泻、缩小便、止带下。不仅加强补肾填精的作用,同时都能收涩,既补充了丢失的精气,同时防止补充的精气再次丟失。

男子之疾,多由七情内伤、房劳过度等病因,致阴虚火旺,肝胆火盛,湿热下注或心火偏亢,由“火热”诸邪扰动精关而发病,故调理治疗当首责于“火热”。

6、煅龙骨的药用功效

“火热”须辨虚实,虚实之辨当从多角度辨别,才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。

不论虚火或实热,皆由损伤精关,扰动精室而发病。因此,治疗应在清除火热之邪后,补益肾脏,以固精关。

许某, 27岁,新婚,自述婚后夫妻生活频繁,恰值工作上升期,工作劳累。近段时间身体出现异常。伴有失眠多梦,心悸耳鸣,腰膝酸软等症。

7、煅龙骨的功效与作用用量归经

服药半月后复诊,主症及伴随症状减轻。嘱其放松心情,继服14剂巩固。随访半年,未见复发。

方药:红参(另煎冲)、麦冬、五味子、炙甘草、黄精、山茱萸肉、煅龙骨(先煎)、红花、桃仁、当归。

方解:方以红参峻补元气,麦冬、黄精养阴,再配以山茱萸肉、煅龙骨收涩固脱,其中山茱萸肉的用量宜大,至少在15g以上才能发挥作用。但胸痹总有闭塞不通,故治疗还须着眼于通,即使本例虚象显见而用补法时,也不可忘乎于“通”,所以方中仍用当归、桃仁、红花等活血之品。

8、煅龙骨的功效与作用

1、地骨皮: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。性味甘、寒,归肺、甘、肾经,具有凉血除蒸、清肺降火的作用。

2、龙骨(生):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、犀类、鹿类、牛类、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。性味甘、涩、平,归心、肝、肾、大肠经;具有镇惊安神、平肝潜阳的作用。

3、煅龙骨: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、犀类、鹿类、牛类、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的炮制加工品。性味甘、涩、平,归心、肝、肾、大肠经;具有镇惊安神、敛汗固精的作用。

9、中药材煅龙骨

4、补骨脂: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。性味辛、苦、温,归肾、脾经。具有温肾助阳、纳气平喘、温脾止泻的作用,外用可消风祛斑。

5、骨碎补: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。性味苦、温,归肝、肾经,具有疗伤止痛、补肾强骨的作用,外用亦可消风祛斑。

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一位年轻的小伙,今年才30岁,别看年龄不大,遗泄的时间却已有5年之久了,他告诉我,这几年基本上两三天就会出现遗泄,其他季节还好,一到冬天就更严重了,而且嘴唇总是发干,喝水也不管用。

10、中药煅龙骨的功效和作用

我问患者,有没有腰酸腿软的情况,他想了想对我说:“一到冬天我就手脚冰凉,有时候还腰酸,腿发软,走不动路”根据进一步沟通,了解到患者小便不太发黄,但是有内热的感觉。工作压力很大,导致静不下心,容易发脾气。于是我看了看他的舌象,舌苔尖边红,舌苔偏黄,辩证为肝郁肾虚。

用方:煅龙骨、煅牡蛎、金樱子、芡实、赤芍、黄柏、炒白术、玄参、楮实子、桑寄生、炙甘草

方中煅龙骨镇心安神、平肝潜阳;煅牡蛎具有收敛固涩、制酸止痛、软坚散结的功效;金樱子固精缩尿;芡实益肾固精、补脾止泻;赤芍清热凉血、散瘀止疼;黄柏泻肾火、清湿热;炒白术健脾祛湿;玄参清热凉血、滋阴解毒;楮实子补肾清肝、明目利尿;桑寄生补肝肾,强筋骨;最后加上炙甘草调和诸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