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、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。因其香气四射而得名。呈颗粒状的优质麝香,又叫当门子。现多人工驯养取香,即使如此,产量依然稀少,价格昂贵。麝香取出后,需阴干密封、避光保存。
麝香味辛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功效能开窍醒神,活血散结,消肿止痛。被誉为“开窍醒神之要药”。
常用于闭证神昏,疮疡肿毒,瘰疬痰核,咽喉肿痛,血瘀经闭,癥瘕,心腹暴痛,头痛,跌打损伤,风寒湿痹等证的治疗。现代常用于冠心病、心绞痛,急性脑血管病,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,或外科疮疡的治疗。

《本经》:“主辟恶气,杀鬼精物,温疟,蛊毒,痫痓,去三虫。”
《别录》:“疗中恶,心腹暴痛胀急,痞满,风毒,妇人难产,堕胎。”
《本草纲目》:“通诸窍,开经络,透肌骨,解酒毒,消瓜果食积。治中风、中气、中恶、痰厥、积聚癥瘕。”

《本草备要》:“开经络,透肌骨,暖水脏。治卒中诸风诸气,诸血诸痛,痰厥惊痫,癥瘕瘴疟,鼻窒耳聋,目翳阴冷。辟邪解毒,杀虫堕胎。坏果败酒,治果积、酒积。”
若治热病,邪入心包,高热惊厥,神昏谵语,常配伍牛黄、水牛角粉、珍珠、黄连、黄芩、郁金等,即安宫牛黄丸。
若治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、中风偏瘫、肢体不利,及中暑、心胃气痛等证,常配伍苏合香、丁香、安息香、冰片、檀香等,即温开名方苏合香丸。

以上三方,皆开窍醒神、清热止痉之名方,疗效卓著,最值学习。今有名厂成药可供选择,惟价格昂贵,影响应用。
若治乳岩,瘰疬,肺痈,流注等证,常配伍牛黄、乳香、没药等,共奏解毒散痈化结之功,即犀黄丸。
麝香有穿透之性,还可做药引,诸多皮肤膏药中,常会用到,如麝香壮骨膏。
5、麝香外用起什么作用麝香辛温走窜,催生下胎,故阴虚体弱及孕妇忌用;备孕者亦当禁用。
中药麝香:性味归经:辛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本品辛香走窜,温通行散,入心、脾经,善开通窍闭。既为开窍醒神之良药,治闭证神昏无论寒热皆宜;又为活血通经、止痛之佳品,治瘀血诸证无论新久皆可。此外,取其活血通经之功,还常用于疮肿、死胎及胞衣不下等。
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与镇静的双重作用,能扩张冠状动脉、降低心肌耗氧、增强心脏收缩、抗炎、兴奋子宫、抗肿瘤、抗溃疡、抗菌,还有雄激素样作用等。
6、麝香外用的副作用与禁忌野生品:主产于西藏、四川、陕西、甘肃、贵州。此外云南、青海、宁夏、山西、内蒙古、东北等西地亦产。以西藏、四川产量大,质量优;家养品:目前四川省都江堰市、马尔康市、米亚罗养麝场,活麝取香已获成功,已能提供商品药材。
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,猎获后,割取香囊,阴干,习称“毛壳麝香”;剖开香囊,除去囊壳,习称“麝香仁”。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,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。
毛壳麝香: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,直径3~7cm,厚2~4cm。开口面的皮革质,棕褐色,略平,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,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,中间有1小囊孔。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,微皱缩,偶显肌肉纤维,略有弹性,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,半透明,内层皮膜呈棕色,内含颗粒状、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(习称“银皮”)。
7、麝香外用的用法与用量麝香仁:野生者质软,油润,疏松;其中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者习称“当门子”,表面多呈紫黑色,油润光亮,微有麻纹,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;粉末状者多呈棕褐色或黄棕色,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。饲养者呈颗粒状、短条形或不规则的团块;表面不平,紫黑色或深棕色,显油性,微有光泽,并有少量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。气香浓烈而特异,味微辣、微苦带咸。
制法:把丹砂和麝香研磨成粉末,泡于二升黄酒中置于瓦罐中用慢火熬热即可食用。用量随患者酒量而定,使病人醉而熟睡,用被子盖好直至出汗而病愈。
功效:治心神不宁,神昏谵语者(胡言乱语,高声呼叫,举止无常)。
8、麝香外用和怎么使用制法:将麝香、冰片研磨成粉,加入白酒倒入密封好的瓷瓶中经常摇匀,7天后便可外用。
制法:将麝香、夜明砂、牛黄磨成粉末,加入白酒浸泡,时间越久越好。每日饮2量,一日两次。
最近几部宫廷剧热播荧屏,看的观众如醉如痴的同时,也出现了很多神乎其神的宫斗神药,譬如闻一闻麝香让人流产,喝一碗红花汤让人绝育,喝了枇杷新叶做成的枇杷露中毒……看的观众胆战心惊,同时很多人担心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在生活里我们是不是也会接触这些东西,无意中对身体造成伤害,其实未必都是如此,下面我给您一一道来。
9、麝香外敷的功效与作用麝香无疑是宫廷剧中的资深宫斗用药,在多部宫廷大剧中都反复出现,甚至神力强大,皮肤涂一涂或者闻一闻就会导致流产,有这么厉害吗?在某热播剧中,女主被人陷害使用含有麝香的药膏去除脸上疤痕,伤害了腹中的胎儿,导致流产,剧中还有这样的情节,皇帝为了防备某个嫔妃家族势力过强,在嫔妃专用的熏香中添加了大量麝香,导致长期闻香的嫔妃终身不孕。这个剧情有医学根据吗?
麝香,现在有天然麝香和人工麝香,天然麝香来源为麝科动物,如林麝、马麝等成熟的雄体腺囊中的干燥分泌物,有特殊的香气,可以制成香料,也可以入药,中医认为有开窍醒神的作用,外用能行气活血、消肿镇痛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麝香的活性成分和香气成分主要是麝香酮,此外还有麝香醇、降麝香酮、麝香吡啶等,除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外,麝香能兴奋子宫,使子宫的收缩力增强,收缩频率加快,古代中医有用麝香打下妇女难产时的死胎的医案记载,因此确实有导致流产的风险。麝香酮具有挥发性,对麝香敏感的孕妇,皮肤接触或闻到麝香是有可能造成流产的。
含麝香的中成药很多,安宫牛黄丸、麝香保心丸里面就都含有麝香,一些跌打药油、药膏里也含有麝香成分,天然麝香产量太低,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多数是人工合成的麝香,一些香料、化妆品和日化用品都含有人工麝香,因此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用,用后尽可能用清水洗干净皮肤,减少人工麝香进入体内的机会,将伤害降到最低。
10、麝香外用民间秘方宫廷剧中灌一碗红花就能让人滑胎甚至绝育,是真的吗?其实,红花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,性温,有活血通经、祛瘀止痛的功效,可治疗很多疾病,如腹痛、胸痛、关节痛等等,妇女气滞血瘀、经络不通所致的血瘀经闭或者痛经,产后瘀滞腹痛等症,都会用到红花,红花确实因为其活血作用慎用于孕妇,但是没有绝育的功能,对宫寒血瘀的不孕和输卵管不通引起的不孕等还有治疗作用,影视剧中对红花的功效是有所夸大了。
艾叶能温经暖宫,体寒血瘀的人,内服或艾叶外洗都能温通经络,中医辨证可以治疗血瘀宫寒的痛经、不孕、反复流产,确实有一定的保胎作用,但热证的先兆流产就不能用艾叶来治。此外中医自古就有用艾灸至阴穴来转胎位的经验,至阴穴在足小趾,是膀胱经的原穴,现代临床产科也常有报导,成功地通过艾灸至阴解决了产妇的胎位不正,让产妇顺产分娩。
艾叶有特殊的气味是因为含有丰富的艾叶油,艾油对肺炎球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,对疱疹病毒、流感病毒、腺病毒等也有抑制作用,因此焚烧艾叶能够起到一定的消毒、驱疫作用,所以说艾叶治疗“疫病”有一定依据。